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

「國際盲」是怎樣煉成的?


英國脫歐公投已完結,不論結果是否大家心中所想,也總算告一段落。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無從置喙,但於公投前夕,我在社交媒體上看見一位尊敬的前輩分享了自己接受《澳門日報》的訪問報導,大意是:「英國脫歐其實對澳門人有一定影響,假如脫歐成功,持有葡萄牙護照的澳門人在英國的免簽證、滿足條件後的學費優惠,就業等都或會受到影響,也希望澳門人能多將目標聚焦在國際事務。」

對於前輩這話,我大致同意,但也不無疑惑。

群眾沒有國際視野,誰的責任?
公投舉行前的一星期,我剛好不在澳門,無法親身體驗現實世界中的輿論情況,但參照自己的Facebook,雖然有一小撮朋友對此事極度上心,公投當日甚至即時更新進度,但始終只是少數,也足見普遍澳門人對英國脫歐一事不關心,這看法確是事實;然而,這只是澳門人的問題?

當然不是!就以香港為例,我身邊的朋友中也有不少是對脫歐一事漠不關心的,由此,「沒有國際視野」的,其實不只澳門人,更有甚者,可能是普遍見於各國。當然,一個地方的群眾有沒有國際視野這事的成因可能有很多,教育、社會開放程度、資訊是否流通等都有影響,但就在思考「資訊流通」這四個字時,我想起了英倫才子狄波頓(Alain de Botton)其中一本著作《新聞的騷動》中,談及「國際新聞」的見解:

新聞機構的標準反應是譴責大眾的膚淺,怪罪一般民眾對於一首流行歌曲的關注程度高於一場宗族槍擊案(而且落差幅度大得驚人),對於英國王室成員懷孕生子的重視更甚於中非十萬名兒童遭受佝僂病與瘧疾所苦的消息。

然而,這種疏離現象如果不完全是觀眾的過錯呢?觀眾與讀者對於外國地區發生了什麼事之所以不太感興趣,也許不是因為我們特別膚淺或鄙陋,甚至不是因為那些事件本質上乏味無趣,而純粹是因為新聞向我們呈現那些事件的方式不夠引人入勝?我們之所以對世事喪失興趣,會不會主要是因為新聞機構對於該如何描述世事的方式做出若干錯誤的假設?

誠然,我們普遍認為世界各地的新聞報導、資訊都是如此的垂手可得,但實情是,在海量的資訊面前,我們與其說是可以「不出門而知天下事」,倒不如坦白承認自己都是如此的目不暇給、束手無策;同時,媒體的報導一開始已假定讀者或觀眾對相關事件有一定程度的認知,可以直接跳過背景陳述而直接進入近況更新或結論,於是,電視台、電台、紙媒每天都在努力的為大眾添加新資訊,卻從未好好正視為受眾做好基礎認知鋪墊的需要,加之在教育層面,也從未開啟我們有關「國際」的想像,久而久之,國際視野的匱乏也因此而來,同時我相信,以上情況不只發生在澳門、港澳、亞洲,而是普世的。

處處有問題,澳門特嚴重?
假如我們認同Alain de Botton,明白某地群眾的國際視野實與媒體有着不可劃分的關係後,似乎又不難理解何以各地群眾都是某程度的「沒有國際視野」,但澳門的情況卻特別嚴重,特別是看罷澳門主流媒體這幾天為市民大眾所設定的「議程」後,答案更是明顯。

觀乎澳門的大眾媒體,傳統媒體如報紙、電台和電視台,大多都是隨著政府的指揮棒起舞,在政治正確的大前題下,他們想的恐怕不是求真和傳真,反是求穩和維穩,於是,記者的稿被抽起、改動,時有聽聞;烽煙節目中出現「打手」也不是陌生事。而近日,在輕軌、台山核電廠等大事當前,號稱全澳最大的紙媒竟能將頭版定為大熊貓心心誕下雙胞胎(當然,在「真.心心」死後決意把另一隻頂替的同樣喚作「心心」,本來已夠反智),而據友人分享,澳門最大的電視台竟然用三則新聞,約六分鐘的時間用作講熊貓,這比平日團體到政總遞信、記者會甚至遊行的消息都要長得多,也足見資訊控制之緊。

再來看看網絡媒體,情況確實比紙媒來得好,但卻如近日在獨立媒體刊出的一篇報導所言,有心、非建制陣營的媒體實際是在狹縫中求存,一如「電話被非法竊聽、人手和資源不足,網上資訊競爭加大、新聞局針對性收緊採訪安排和在敏感日子時,網站會遭到攻擊」等等,令人愈聽愈心酸;而令情況更堪虞的是,「反離保」後,政府也逐步看重網絡媒體,傳統建制社團在網上插旗之餘,也出現一些平日貎似持平、開放,但政府出事時卻大力護航的媒體,它們厲害之處,在於平日真是「無所不談」,蔡英文就職、內地專家到來回應核問題、英國脫歐影響等等一應俱全,但遠的不談,早前鬧得成了國際新聞的林榮基事件、何韻詩、Lancome等消息,統統缺席,然而,「跨境執法」、國內網民施壓令大企業轉軚,不同樣也是澳門人要知的事嗎?怎麼能全然失蹤呢?這種讓人以為自己看了很多的錯覺,比完全不讓你看,來得更絕,因為這樣,傳播的其實是一種「偽國際」視野,也容易令人感覺良好。

自媒體成改變關鍵?
那麼,在主流媒體普遍被收編、網上媒體又苦苦支撐的情況下,是否毫無轉機?我認為在這問題上,科技或能幫了我們一把,只因在這個年代,人人都能擁有自己的媒體,只要有一個Facebook帳戶,基本上就等於擁有一個電視台、一份雜誌,而當主流媒體刻意將你消音之時,你就可利用自己的平台,將原本根本不可能出現的聲音喊出,就如新澳門學社近日將理事長鄭明軒於「澳門論壇」的發言全文刊出一樣,令原本被電視台剪掉的片段能重見天日。當然,跟傳統媒體相比,各類自媒體的觸及人數仍有待努力,但不能否認的是,輕裝上陣的自媒體確能為之情況帶來一點生氣,至於如何令一些久被傳統媒體影響,或者從「偽國際」視角中走出,聽聽另一些不一樣的聲音,則又是另一回事了。


然而,寫着寫着,腦海裏卻竟然出現了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在天安門跑步、說普通話的情景,不禁慨嘆在大國當前,在網絡世界的武林盟主似乎也得退讓。而我們能做的,除了寄望這兩件「看來」跟澳門毫不相干的事,不要太快變成真正影響澳門的事外,也只好時刻緊記自己所看的東西,其實真是要命的狹窄,也要命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