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0日 星期五

為甚麼卡通人物不能改變?

近日一張小丸子換新髮型的圖片流出,繼而在網上被瘋狂轉載,看著小丸子那維持了二十多年的招牌鋸齒瀏海髮型變成「飯碗頭」,網民反應嘩然,稱讚可愛的固然有之,但高呼不習慣的也大有人在,而且更以後者的比數為多。據知,後來電視台順應民意,於新一集中恢復小丸子的本來面貌。
其實,假若你夠細心,不難發現這次小丸子「被剪髮」並不是個別事件,類似的還有叮噹在1997年「被改名」為多啦a夢,亦有流傳小新已經長大等等,你會發現,原來陪伴過幾代人成長的卡通人物已經慢慢地變了,確實令人惋惜。但從每次卡通人物要改變時所引起的強烈迴響,其實也可以延伸出一些訊息。
網上流傳圖片,會乖乖做功課的小新,果真是大個仔了。

由他們代替我們,不要變
作為系統化的文化產業,卡通片固然與消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裏所指的消費,既是指由電視劇集、電影、甚或加上漫畫以及一系列週邊產品的行銷外,亦是指接收者在觀看過程中對內容以及當中意符的消費,撇除角色中所潛含的權力、性別、種族等意識不計,我認為大多數卡通人物中都分享著這幾種特質︰頭大身細、不會長大、絕少接觸死亡、而且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邪不能勝正的,這些設定,絕非偶然或巧合,反是創作者有意為之。
將卡通人物設計成頭大身細,除了與人腦中的梭狀迴是形體判別區,會對圓形的東西較有安全感外,更是因為這種設計比較接近小孩和嬰兒的身體比例,加上卡通片中的人物不會長大、不會老病死亡等,其實都是為我們營造出一個理想的生活場景,讓我們能夠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逃離令人疲憊乏力的現實,躲進夢一般的國度,抽一口精神鴉片。這種對於文化產業的利用,其實並不單單限於卡通片,出現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超人和蜘蛛俠等超級英雄,就正正是因為當時的美國正面臨大蕭條,需要一個英雄人物形象用作投射慾望,只是卡通片所提供的,是另一種的投射空間。
就如《蠟筆小新》的作者臼井儀人也曾表示,自己創作小新時,是帶有自己的慾望投射的,希望借由這個五歲小男孩來做一些三四十歲壓力沉重的日本男人所不能做的事,更會因為「他只有五歲」而不斷獲得身邊人原諒。那我們就明白,連創作者也尚且如此,那麼我們把慾望投射在卡通片之內,也自然來得更順理成章。
而且,當你慢慢長大,開始為工作、為戀愛、為生活而忙碌、奔波;當你放眼社會,看見我們的城市有一個罵不走的特首,有一條聽不到廣東話的廣東道,有一隻會摧毀新聞自主、言論自由的無形之手……這個時候,你更會阿Q地希望這些卡通人物不要改變,除了因為他們陪我們走過快樂童年,盛載著我們的回憶外,更是由於他們代表的,其實是一個精神空間,讓我們能夠在其中喘息、幻想、出走。
所以,我們希望他們不變,是因為我們會無可避免地,必然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