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澳門人在香港必答的三條問題 (2014/05/03)



圖:澳門崗頂劇院
屈指一數,我在香港生活已接近六年,期間遇到過各種因生活模式、文化習慣不同而產生的趣事、糗事、難忘事,開始時或會覺得只是偶然,但六年下來,我發現這當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共性,這些共性,既讓我認識香港,也反過來令我更了解自己、澳門。所以希望用文字把它們呈現,與大家分享。首先想談的,是澳門人在香港必然答過的三條問題。
也許你會問,何以我只把發問者限在香港人身上?當然,我肯定除香港人外,其他地方或國家的人都可能萌生過、問過類似的問題,只是當發問者是與澳門一海之隔、(我們認為)文化相近的香港人時,那問題的衝擊力來得更大;而且,問題當然不止三條,但我想這三條是最具代表性。
解說完畢,可以進入問題,排名不分先後順序,分別是︰「你懂葡文嗎?」、「澳門哪家豬扒包好吃?」以及「澳門政府上年派了多少錢?」,看到這裏,你有因為自己問過、答過同樣的問題而會心微笑嗎?抑或覺得這三條問題根本毫無關連,不值一提?
記得最初我被初識的朋友問到這些問題時,我總是會誠懇作答,到後來會覺得不耐煩而敷衍回應,但沉澱以後,開始覺得這三條看似互為獨立的問題背後,其實折射出別人心中看澳門的想法,也就是說,從它們,我可以看出「澳門人」這個身份想像是如何被建構的。
我姓蕭,不姓蘇!
第一條,關於葡文的問題,指向的是澳門的葡萄牙殖民地背景。與香港不同,葡語在澳門的普遍程度絕對不及英文在香港的高,一般澳門人如我,很可能只知道一些簡單的葡語單語,例如簡單地數數字(也只限數到一至三)、說多謝和再見等,是百分百的「有限公司」,原因是我接受中小學教育時,除葡文學校、中葡學校等少數學府外,大部分的教育機構根本不會有強制的葡語課程,所以,澳門人認識的葡文,很可能只是身份證上的名字拼音,一概不識的,大有人在。
而關於葡文的問題,我還有一件切身的事想分享︰由於蕭家怡的葡文拼音是Sio Ka I,但百分之九十九的香港人會將Sio看成So,所以我就順理成章地變成蘇家怡,而令事情變得更好笑的是,配上Ka I,那我的名字就成了So kai,結果整件事,so kai
豬扒包,其實不好食
第二條,關於豬扒包,當然可以按牌面一套解讀成單是豬扒包的問題,但放大來看,其實指涉的是澳門以旅遊博彩、特色美食、世遺景點等作為招徠,扮演的「消費後花園」角色。旅遊城市的發展方向,是鐵一般的事實,而美食更是當中的一大賣點,雖則夏千福到澳也得一嘗豬扒包,甚至各大小旅遊攻略、口耳相傳都是幾家指定食店,不過我能說的就是,名氣與質量之間未必完全掛鈎,但人人口味有異,確實很難說清哪家較好食?大家要找答案,還得自行一試。
派錢與「唔掂」
第三條,關於派錢,固然是說澳門政府每年的現金分享計劃,而每次我只能說的,都是「不知道」,因為有關金額會上繳雙親。但這問題最有趣的地方,往往不在這條問題,而是後續一句的轉變,由「澳門政府梗係唔掂啦!如果唔係,使鬼派錢」,到「唉!唔掂都好,起碼都有啲錢派下,香港……」,所以,我慢慢明白,問題的討論重點不在銀碼,而在於抒發對一個「唔掂」政府的怨氣。
以上這三條問題固然未足以反映我這個澳門人在香港生活的所有,但我希望能以此作為起點,邀請大家和我一起出發,重新認識、思考自己身處的城市。
(「澳門人在香港」系列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