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3日 星期二

中西合璧兩女神

常說澳門有四百多年的殖民地歷史,中西文化在這期間不斷撞擊、交流、融合,最後以一種獨特的糅合狀態在小城落地生根。有人以「華洋雜處」、「中西合璧」等話來總結這情況,我不反對,但究竟是如何「雜」,又怎樣「合」呢?我想,有兩個女神頗能說明狀況。

說是兩個女神,其實只是從俗,假若要嚴謹地從性別與宗教等角度考慮,則不太能用得上「女神」這名號,因為我所指的,其實一個是觀音,一個是聖母。

不望海的「聖母觀音」
九九回歸前,澳葡政府共為澳門留下了十座「中葡友好紀念物」,散見於小城不同地方,而最後一座,正是位於新口岸海邊的觀音蓮花苑。

以宗教人物作為紀念物主題,不是怪事;加之澳門素有「蓮花寶地」之稱,而蓮與佛教又有特別聯繫,以蓮花、觀音等元素作為最後一件紀念物,更沒有半點怪異,但奇怪的地方是,這個觀音一不望海,二有聖母瑪利亞的影子。

坊間對兩點奇怪也有解說︰觀音之所以不望海或位於山上俯視世間,乃有其風水考慮,顯示觀音正翻越松山,步向觀音堂;其次,則因為觀音蓮花苑由葡萄牙設計師操刀設計,故拋開了一般觀音的莊重和嚴謹形象,會伸出腳趾,也加入了一點聖母瑪利亞的影子,故又有人稱之為「聖母觀音」,中西合璧。

但撇開這兩點,我更欣賞設計者在設計時考慮了觀音像與人的互動,只因由入口旁的馬路逐步走近蓮花苑時,遊人可以感受到銅像的眼睛正慢慢打開,注視眾生。孰真孰假,留待各位自行感受。

送子的「天后聖母」
觀音蓮花苑於1999年3月正式揭幕,這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產物尚且會因為其外形而被戲稱「聖母觀音」,但其實在此的約八十年前,「天后聖母」的融合,比時人玩得更大,去得更盡。

「天后聖母」是路環聖方濟各聖堂之內的一幅畫,畫內的聖母和耶穌皆以中國式的造型出現︰聖母腳踏祥雲、頭頂髮髻,與漁民信仰中的天后娘娘形象不謀而合,加上手抱的耶穌,更是活脫脫地演繹了「送子」這概念,而畫中左邊的一句「天后聖母 為我等祈」,絕對可以看出作畫人的心思,確是有意將聖母和天后拉上關係。

對於這二合一的畫像,有說是因為當年傳教士欲向本地漁民傳教,故借用其原本熟悉的神明形象,好讓他們較易接受。

由此,「聖母觀音」和「天后聖母」的出現,絕對不是無意為之。過去眾多先賢用其努力和心思,直接或間接的參與了這場融合,也因為他們,令「華洋雜處」、「中西合璧」不單單是口號,而是真正深入到生活的各個層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