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5日 星期四

原罪


這陣子,Facebook上出現了不少與香港澳門同時有關的分享,如早前媒體報導,澳門避寒中心公佈最近入住人數,最多的是香港人,佔八至九成;也有李峻一先生撰寫,談香港與澳門的文章;或是關於海一居風波的後續行動,五十業主過大海,到發展商保利達香港辦事處樓下請願,更一度佔領電梯大堂,但令事件真正能在社交媒體鬧起的,是一篇名為「澳門生蕃,唔好搞亂香港」的文章。

不同事件各有遠因近由,影響與後遺症,難以一併討論,但偏偏在眾多貼文、分享中,卻能出現相近或相似的回應:「你地香港人又好好咩?無資格話我地。」間或附上一兩句香港現時的「亂」作嘲諷,就如「點都好,好過你地掟磚」。

而神奇的是,這類回應的適用範圍是無限,或者準確點說,只要出現對澳門人、澳門事有所批評時,它們即可派上用場,而只要一出現,整場討論即可告終,因為下面的,只是一堆又一堆訴諸情緒的謾罵和批評;更神奇的是,每當這些批評文章出現時,留言者往往會有一種假設:對方一定是香港人,對方一定是個「唔抵得」澳門好而酸葡萄的香港人,這種假設當然有盲點,因為它假定了兩件事,一是澳門人一定不會批評澳門(而當他知道你是澳門人時,則會轉向遊說你不要批評自己人屋企人,我見過!我真係見過)二是香港人一定不忿澳門的好,所以才會葡萄。由此,你不難歸納出這種想法背後的一種「原罪」思維,一種由身分決定立場、立場決定論點的思維,雖則這不是全部澳門人都是這樣,但我們必須承認,有部分(甚至大部分)在網上留言的人的確是這樣。

這種在留言中所折射出的「原罪」思維,固然與多年來香港與澳門的互動關係有關,大香港小澳門、醒目大哥與戇直小弟,這種潛意識,就是連電視劇《巨輪》中也能窺見;久而久之,澳門人對香港人的敵意也就慢慢滋生,到最後演變成一種以身份論定一切的視野。當然,香港人觀察澳門事時,固然有其盲點,也真有部分香港人有著目空一切的態度、自以為了解全世界,但其實是一知半解,「吹水多過抹嘴」,也有不少人同樣擁有這種「原罪」思維,不過依我觀察,出現在網絡世界的次數遠比澳門人為少。但問題是,更難聽的說話,只要說的是真實情況,也應聆聽;遇到不同意的論點,要做的是以理服人,任性地拋下一句「你無資格點點點」,轉頭又對別人的事指指點點,換來的只是一時自high,卻不知別人在其電腦螢幕前已笑得合不攏嘴,然後心中更認定你是多重標準、不講理的「澳豬」和「生蕃」。

雖說網上世界真假難辨,但我始終相信,獻醜不如藏拙,與其繼續是這種滿佈「原罪」思維,毫無價值的留言,倒不如回去自己的小天地,繼續圍爐,繼續share那些小恩小惠式的優惠折扣然後當是寶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