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愛與痛的邊緣 — 書展後感 (2014/07/23)



為期七天的書展終於完結,香港各大小出版社(除了會籌備動漫展的)亦可稍作歇息,抖擻精神後再為下年衝刺。假如說書展是出版商的年度成績表,我這個行內的小薯仔也想在這時刻說一些心底話,坦白說,對於書展,我是又愛又恨。
先說恨的部分,其實跟大部分人一樣︰痛恨書展變成數字遊戲,貿發局每年以入場人數、人均消費等來向公眾呈現書展;場內充斥以「買書送贈品」、「一百蚊一袋書」等劈價傾銷的叫賣聲,令書展慘變「書墟」;還有那人潮管制、展區分類以及宣傳等等,統統都足以讓人恨得咬牙切齒。然而,如果將事情反過來想,香港書展之所以變得如此「可恨」,主辦方固然要負上責任,但歸根究底,香港人不讀書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以近期的一個調查顯示,港人閱讀風氣「一般」,人均半年只讀1.7本書,就是三個月也讀不了一本書,而讀的書又是何種類型?實用性強的工具書?文學作品?抑或社會人文類的書?我想大家只要到大型書店走上一圈,自會找到答案。
雖說統計調查並不反映事實全部,但香港的閱讀風氣的好壞,就是不看數字,你和我也會感受到。所以,香港書展其實只是一個放大鏡,主辦單位夾在香港人不讀書以及交出亮麗數字的中間,只好將香港人閱讀雜誌、工具書、掃平書、送贈品的部分放大,結果,香港書展當然不如其他地方一樣,能成為當地的文化盛事,因為原本放在放大鏡前的小切片,根本不同。
吐過苦水,也想說說書展的可愛之處。
書展除了令出版商能繞過發行商,直接賣書外,更重要的是,書展提供了一道橋樑,讓作者和讀者接觸︰不論是講座、簽名會,甚至能在攤位裏親身的接觸、傾談,就著書的內容分享彼此的看法,這種跳出文字的交流機會,在今天這個寸金尺土,難以有足夠空間辦文化沙龍、讀書會的狀況之下,愈見珍貴;也讓出版同業,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出版界能聚首,就以今年台灣獨立書店的到來,確實讓人看到了書店、閱讀的另一種可能。同時,2010年開始設立的年度作家,借以普及香港文學,推廣閱讀,成效雖然未及預期中理想,但始終是個好的出發點,值得堅持走下去。
我相信,在不愛書、不讀書的人眼內,七天書展僅是普通一宗新聞報導,不屑一顧,也就是說,今天站在台前,大罵特罵的那些,其實才是最肉緊,最在意書展的人,他們見證過昔日的好,才會為今天的差而心痛、憤怒,所謂「愛之深,責之切」,就是這樣。
要在水泥地上種花,不易,正因如此,就是更不喜歡書展的可惡,我也始終希望它能成功,能在香港人當中播下閱讀的種子,深耕廣植,讓書展真正成為讀書人的天堂;至於那些破紀錄入場人數、人均消費金額,從來,也不應該是書展的焦點。因為一句到尾,書展的主角,始終也是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