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否決撤回後,我們可以怎樣 (2014/05/27)



:《論盡媒體》
繼週日二萬白衣人潮,「撤」聲震天的遊行後,澳門立法會今日著手處理「離補法案」相關動議,而在數以千計的人群包圍立法會的背景下,立法會大會最後以4票贊成、20票反對、6票棄權(據網民透露,六人中的高天賜議員為離場抗議),否決民主派「新澳門學社」議員吳國昌要求撤回「離補法案」的動議。
對於是次結果,不少人絕不意外,事關在傳統社團政治、官委、間選等制度已經操作得「爐火純青」的澳門,議會裏的民主派力量根本無力一戰,所以吳議員的動議被否決,可謂意料中事。然而,我相信,這場戰事不單是議事廳裏的鬥爭,所以這一刻,我們要思考的,是否決撤回後的下一步。
以下,是我對此行動發展方向的幾點愚見︰
提防
指的是對方的回擊︰澳門公民社會力量薄弱,一直有「澳門只有順民,沒有公民之說」。以星期日的遊行來說,發起人蘇嘉豪亦指對二萬人之數始料未及,這固然令人鼓舞,認為澳門人終於學會站出來,但這次「站出來」的人中,為數不少的人只是有感法案「太離譜」,加上江門同鄉會為法案全力護航,所以「忍無可忍」,決意參與遊行,但換個角度想,他們其實是一時氣上心頭,火遮眼,並非有心有力打持久戰之輩。是故政府的處理手法亦只是敷衍地拋出個「暫緩」,利用拖字訣,既讓事件降溫的同時,亦消磨參與者的鬥志與精力,令霎時衝動的人降火,覺得「咁多人行咗出嚟咁又點?都無用,以後都係唔好搞咁多嘢啦!」,深感無癮後退場。此時,即可換個包裝,將惡法改頭換面,重整再來。
所以,我們的目標必得明確︰「無需暫緩,立即撤回」,暫緩、細則性審議、諮詢等手段都得提防,魔鬼在細節,小心惡法借屍還魂!
裝備
這點的對象是澳門社會中的普羅大眾︰承接上一點所言,澳門人的公民意識薄弱,遇事只會「係咁啦!你仲想點?」。對於此一離譜法案的通過,我是悲觀的,但問題是澳門人從中能否好好裝備自己,用這些錢來上一課政治、公民課。
正如台灣早前的反服貿學運中,學生做好了佔領的部分,但該次學運對社會的影響,不單單源自學生,就如台灣不少出版社和書店都有作出迅速回應,既有捐出社運題材書籍到立法院現場,亦有為群眾訂定「認識服貿」書單,當中既有面向大眾的作品,亦有嚴肅的學術書,甚至有學者組織起「街頭民主教室」,將公共行政、法律、經濟等不同課題帶到現場,灌溉知識,借學運時機,深耕公民社會。
當然,澳台兩地的民主程度、政治土壤有所不同,但我相信,要澳門社會把握好這已踏出來的一小步,必得走出「訴諸情緒」這一步,讓澳門人成長,在民主路上學行、學思考。
化整為零 全民皆兵
最後就是這場持久戰中的策略︰觀乎今次行動,我認為最大的缺口在於互聯網,特別是在澳門的傳媒機構已大多歸邊、染紅的情況下,互聯網的功用更是彌足珍貴,所以我認為,現行的一套「出口轉內銷」的做法必得維持,而且必須集結更多平台,港澳台固然要連在一線,東南亞各國,甚至歐美的支援亦不可少,實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同時,亦得善用新媒體時代的特點,賦權予每一個鍵盤戰士,化整為零,讓人人都變成擁有自媒體的記者,將消息廣發、廣傳,既可令分散各地的澳門人都能參與、表態,動員全民力量,亦可避過將重擔放於某幾個領頭人物膊上之困局,只有這樣,才可令運動自行生出力量,繼續走下去!
我不奢望澳門能在短時間內發展出別人可能用上一百年,甚至更多時間才能建設好的成熟公民社會、法治體制,我只知道,我們是關鍵的一代,如果今天再不爭取,將來根本就不用爭取,起步雖遲,但一步一腳印,希望我這一代人能看見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